AG官方网站茶历史丨一片茶见证了中国上下五千年

发布时间:2023-11-22 20:34:13     浏览:

  AG官方网站茶,一片东方的树叶,跨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,它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,我们尊重自然,敬畏自然,从中发现了自然留给我们的馈赠。

  陆羽的《茶经》说: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《神农百草》中也提到,也是我们常听到的说法,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解之。”这里的“荼”便是“茶”。还有一种有意思的传说,神农在野外煮水时,刚好有几片叶子落入水中,使水变为金黄色,喝入口中生津止渴,提神醒脑,以神农尝百草的经验判断,它是一种药,由此便发现了茶。

  “周武王伐纣,实得巴蜀之师,茶蜜皆纳之。”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,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。《华阳国志》中还记载,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。

  现存最早的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,王褒撰写的《僮约》,类似于主奴契约,此文是在《茶经》之前,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。《僮约》中记载:“舍中有客……烹茶尽具,已而盖藏。”“牵犬贩鹅,武阳买茶。”经考该“茶”即今“茶”,说明茶在当时社会已是饮食的一环,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,可见茶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。

  而东汉时期,华佗提出,茶是一种很好的药材,吃茶叶可消除疲劳,提神醒脑,体现了茶叶的药用价值。

  初唐时期,没有制茶的方法,人们往往直接采摘树叶的生叶,烹煮成羹汤饮用,被称之为茗粥。到了中晚唐时期,唐代开始有了蒸青的制茶法,并在前人的基础上,完成了饼茶的制作,提升了茶叶的口感,团饼茶经过炙(把茶饼烤松)、碾(碾碎)、罗(用茶筛过滤)等工序,形成了细微的茶末,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,在二沸时投入煎煮,然后分饮,唐朝煎茶的流行,也引发了人对茶的研究,陆羽在《茶经》中,极力提倡了煎茶法,这是中晚唐时期主要的烹茶方法,也是我国茶艺的最初形式。

  在唐代,还有一段关于茶叶的传说,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,誓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,前三年,达摩如愿成功,但后来体力逐渐不支而熟睡,醒来后羞愤交加,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,不久后,掷眼皮处生出小树,枝叶繁茂,生意盎然,此后五年,达摩相当清醒,还差一年时间,又遭睡魔入侵,达摩采食身旁的树叶,食后立刻脑清目明,心志清楚,终于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,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。

  技术的推动让饼茶在宋代发展更上一层楼,人们将新鲜采摘下来的树叶,经过蒸、捣、拍,再用模具压制图案就是大宋出品的饼茶。凤团茶是当时最高级奢侈的茶品,每一团茶饼都带有龙凤纹饰,可值数十万钱。根据史料记载,宋代进贡皇室的龙凤饼茶共有40多种。

  随着制茶的不断创新,饮用方法也不断的创新,那便是“点茶法”,点茶法比煎茶法更为精细严密,有炙茶、碾茶、罗茶、候汤、熁盏、点茶。唐朝的煎茶法是茶水同煮,并加以盐调味,与煎茶法不同,点茶法是煮水不煮茶,也不会加盐,保持了茶的原味。

  由于宋代茶文化发展得如火如荼,一种与茶有关的奇特风俗——“斗茶赛”由此产生。一人点茶,两人就可斗茶,一斗汤色,汤色纯白如乳为贵;二斗水痕,汤花持久,贴壁不落。还有一种新玩法——茶百戏,让茶汤形成稳定的悬浊液,再用工具把白沫分开,能够变化出万千图案。

  点茶后经日本僧人南浦昭明传至日本,经发展成为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一个部分——抹茶道,并且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。

  最合适玩点茶的茶器是黑盏,黑盏胎厚,耐高温,导热慢,而且用黑盏能凸显出茶汤的乳白AG官方网站,因此黑盏在两宋很受追捧。

  宋徽宗喜欢喝茶,喜欢研究茶,撰写了《大观茶论》(原名《茶论》),是一本重要的茶学著作,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本由皇帝书写的茶学著作。由于皇帝的情有独钟,老百姓也跟着喝,大街小巷有了越来越多的茶肆,对茶的推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。

  元代的茶虽然还是以蒸青为主,但为了提高茶的香气,沿用了唐代的炒青工艺,保留了宋代点茶的泡制手法,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。只是宫廷皇族更喜欢的是加料茶饮,茶叶烹煮时可加进各种辅料,以香花、果品等入茶的饮茶习俗。利用茶叶的亲异味性,使茶叶吸收花、果品的清香芬芳,这种方式加工制作的茶,不断被普及饮用,是元代茶文化的一大特点。

  明朝建国初年,开国皇帝朱元璋觉得点茶法和团茶太过奢靡,为了体恤百姓,废了团茶,改成散茶,减少了茶叶的成本。这次茶文化的改革,并没有让其衰落,而是让茶向多元化和市井化发展,我们现在的泡茶方法以及六大茶类的一系列分类,就是在明朝建立起的这一套新的茶叶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茶叶的状态发生了变化,它的饮用方式变为了撮泡法,对茶的汤色和香气有了追求,刺激了白瓷和青花瓷的产生,瀹饮法在整个冲泡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冲泡技巧,追求艺术韵味,是中国传统茶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,它与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,更准确的说,瀹饮法是功夫茶产生的基础。

  与此同时,饼茶也没有完全消失,这项制作工艺,在云南得到了蓬勃发展,形成了普洱茶。由于体轻价高,易于运输,茶叶天然适合成为贸易的物资,借着大航海时代的东风,西方人开始对茶进行大量贸易交换。

  到了清代,品茶的方法日益完善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都喜爱喝茶,茶文化日益鼎盛,茶成为了祭祀、待客必行的礼仪,六大茶类也逐步形成,时至今日,流传的泡茶法也都是明代撮泡的延续。

  在十八世纪,茶已经取代丝绸,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,这个阶段也被命名为“茶叶世纪”。但这片来自东方的树叶,起初在西方发展得并不顺利,由于喝茶所需热水冲泡,不符合西方人的日常饮用习惯,从而引起了人们对饮茶是否有害的争议。一名伦敦的医生约翰·莱特林对茶进行了生物实验,实验表明茶具备防腐止血功效,对动物机体并无损害,终结了欧洲大陆对茶叶的争论。

  在十八世纪的下半叶,茶叶几乎是魔幻一般地征服了西方社会。工业革命的爆发,促使英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增长,人们变得富裕起来。海上贸易为人们提供了大量海外的进口商品,在消费升级的浪潮里,茶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。医生、牧师等养生人群,认为喝茶能培养人的文明个性,劳工则在一天的劳作中,喜欢用喝热茶搭配一片面包,缓解疲劳。贵族则借由茶来展示自己的优雅品味,此外,收藏来自中国的时髦茶具也成为了贵族财力的象征。下午茶就发源于英国,据说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就在下午五点左右,请朋友到家中品茶并佐以茶点充饥。这种社会形式很快就流行起来。至此,西方人从狂热到上瘾,茶叶从此深入西方,并有了不同的创造。

  这一片茶,经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洗礼与孕育,最终跨越了地域、阶级和民族,不分国籍、贫富和肤色,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,无论是欧洲的下午茶,还是日本的茶道,都延续着茶的古典之美。茶早已从小小的自然产物,转变成点燃全世界自由与平等的种子,生根、发芽、开花,它起源于中国,也盛开在世界。